陳俊龍( C. L. Philip Chen)博士,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、廣東省計算智能與網絡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、教育部健康智能與數字平行人工程中心主任、琶洲實驗室副主任。陳教授是IEEE Fellow, AAAS Fellow、IAPR Fellow、自動化學會(CAA) 及香港工程師學會 (HKIE) Fellow、歐洲科學院院士(Academia Europaea)、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(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)。 陳教授學術兼職包括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、曾任IEEE Trans. on Cybernetics 頂級SCI期刊主編 (Editor-in-Chief, 2020-2021),IEEE Trans. on Systems, Man, and Cybernetics: Systems SCI期刊主編,2014-2019,該學會國際總主席 (2012-2013);也是國內期刊《中國科學》、 《智能科學與技術》和《自動化學報》編委。陳教授主要科研在智能系統與控制,計算智能,混合智能,數據科學方向,是2018-2022連續五年Clarivate Analytics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(2018計算機,2019-2022計算機學科及工程雙學科; H指數101,谷歌引用4萬4千余次)。 他提出的動態結構神經網絡,包括寬度神經網絡結構,有效地解決了在開放環境下,對動態數據建模及增量學習的問題,突破了深度神經網絡在封閉環境下數據學習的局限,實現復雜場景的在線學習的難題,從根本上改變了深度神經網絡多層及固定結構的模式,并成功在多個行業得到重要的示范應用。此算法跟結構易于硬件實現的優勢,解決了“邊緣端”實時在線計算難和計算資源短缺等瓶頸問題,通過堆疊多層次規則卷積操作,增加網絡的深度,獲得不同層次的抽象特征,在AI 專用芯片的設計和開展工程應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。該理論已被國內外高校應用在解決開放環境下不確定性的學習問題,并成功地應用于大規模復雜數據的分類、控制工程及關鍵核心技術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應用。 陳教授的科研支持及成果包括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、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在人工智能方向的科研,以及多項廣東省、廣州市、澳門科學基金委的資助, 并獲得三次澳門自然科學獎,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,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、圖像圖形學會教學成果獎一等獎、廣東省教學成果獎及兩次頂級期刊,IEEE TNNLS, 的最佳年度論文。陳教授是美國工學技術教育認證會(ABET)的評審委員,及我國教育部計算機學科的教指委。澳門大學工程學科及計算機工程獲得國際【華盛頓協議】及【首爾協議】的認證是陳教授對澳門工程教育的至高貢獻。2016年他獲得了母校,美國普渡大學,的杰出電機及計算機工程獎;2018年他獲得了IEEE系統科學控制論的最高學術維納獎(Norbert Wiener Award), 2021年他獲得了IEEE Joseph G. Wohl 終身成就獎,及我國人工智能學會吳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貢獻獎。在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P.A.Ioannidis教授團隊于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發布了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榜單(World's Top 2% Scientists 2021),陳俊龍入選2021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”和“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”(Career & Single Year),尤其在國內科學家在人工智能及圖像處理方向終身影響力排名第25名。陳俊龍教授入選該榜單,表明他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具有十分突出的國際影響力。